简 报
第14期
青海美术馆 2019年3月26日
西宁市劳动路小学陶艺作品展
3月26日上午,由西宁市劳动路小学主办,青海美术馆、中国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西宁市城中区教育局共同承办的“2018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柳湾彩陶艺术进校园’西宁市劳动路小学陶艺作品展”在青海美术馆隆重开幕。北方工业大学讲师陈建捷、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馆长王进先、青海省博物馆馆长助理黄培培、西宁市美协副主席刘忱、市教科院美术教研员杨俊、城中区教育局教研室美术教研员杜延平等同志出席了开幕仪式。
开幕式上,劳动路小学校长对此次展览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并以此为契机介绍了劳小陶艺课程的发展历程:自2010年起,学校就开设了泥塑校本课程。2016年,学校泥塑校本课程得到了城中区教育局、教研室以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相继成立了陶艺工作室,开设了陶艺课程。2017年年底,学校还得到了国家艺术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与此同时,学校与青海省柳湾国家彩陶博物馆建立了馆校合作,成立了“青海省柳湾彩陶文化青少年教育实践基地”,着手开展起古代中华文明和古代中国黄河流域上游彩陶文化知识普及与推广教育工作。
开幕式结束后,参观的学生和群众聚集到艺术家之角的彩陶工艺体验区,美术馆公教老师和劳动路小学贾煜老师就如何进行彩陶制作向大家作了详细的讲解,之后老师还亲自示范制作彩陶工艺品,示范的过程当中教授大家如何正确使用工具、如何恰当运用手法。大家眼中不时透露出好奇的目光和意欲尝试的激情。一团看似简单的陶泥,经过反复加工,竟然形成了一件件有趣的作品,怎不令人心动手痒。之后,大家纷纷参与到陶泥制作中来,认真体验了一次陶艺作品的动态塑造,感受颇深。
随后,陶艺学术研讨交流会在四楼多功能厅举行。主讲人陈健健老师介绍了陶艺课程的发展现状以及教学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他说:“我们的素质教育,应大力重视中小学陶艺教学师资的培养,在全校开设陶艺通识课或陶艺教育基础课,让学生了解我国的陶瓷传统,认识自己家乡的文化特色,并将这一独具地方色彩的艺术融入到学校的素质教育中去。 目前迫在眉睫的问题是要改善陶艺教学环境,增置设备材料,给学生提供足够的陶艺实践空间。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完善了教学设备,拥有了理想的教学环境,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学校陶艺教学的现状,有效提升学校素质教育。也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找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真正做到挖掘地方特色、推动地方陶艺事业发展,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艺术涵养。”
此次展览共展出陶泥作品300余件。旨在以陶艺为媒介,引导广大群众感受陶艺魅力、了解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借机让观众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全方位、多角度、动态化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各个领域内得以普及、推广和发展壮大。
彩陶公益体验
贾煜老师示范如何制作彩陶
抄报:省文联党组成员
抄送:省文联人教部、省文联办公室、省文联机关党委、省文联组联部、省美术家协会、省书法家协会、省摄影家协会、存档。
编辑:马小娟(共印20份)